这个问题首先要说明的是:
能量损失其实能量转化了
或者说是机械能减少了,确实是转化成内能了
具体来说是这样的:
宏观物体的相互碰撞一定有能量损失
碰撞时要损失动能,原因是物体在碰撞时要发热,这是符合能量守恒的。
在理想条件下的弹性碰撞,系统机械能守恒。
理想条件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一切实际的碰撞都是非完全弹性碰撞,
碰撞期间将引起非弹性形变
从而有部分机械能转变为内能
这里科普下什么是非完全弹性碰撞?
它指的是
如果两个运动的物体发生碰撞发生了形变,且形变不能完全恢复,
碰撞后两物体各自具有不同的速度。
物体碰撞前与碰撞后相比系统的动量守恒但系统的总动能减小,
机械能损失较大,
但是损失的机械能相对与完全非弹性碰撞要少
这种碰撞叫“非完全弹性碰撞“
所以说:
能量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无中生有.
机械能守恒指的是动能和势能不论怎么转换,总和不变.
这里有个前提,是仅在重力和弹力的作用下,
也就是说高中物理中的机械能守恒都是理想情况下的研究和计算.
如果碰撞中有能量损失,就会复杂的多,
也不能简单的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来解答.
碰撞过程中物体往往会发生形变,还会发热、发声。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碰撞过程中会有动能损失,即动能、机械能都不守恒,物体中分子与分子间碰撞摩擦,使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热能就是做为这一部分损失的能量进入空间内
实际情况下,宏观物体的相互碰撞一定有能量损失(指机械能损失,不涉及势能变化时就是动能损失)碰撞时要损失动能,原因是物体在碰撞时要发热,这是符合能量守恒的。
在理想条件下的弹性碰撞,系统机械能守恒。理想条件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一切实际的碰撞都是非完全弹性碰撞,碰撞期间将引起非弹性形变,从而有部分机械能转变为内能。
非弹性碰撞的能量损失:
非弹性碰撞即系统在碰撞过程中会有机械能损失,如湿纸或一滴油灰,落地后完全粘在地上,这些都是属于非弹性碰撞,自然界中存在很多这样的现象。(碰撞是以机械能是否损失进行分类,而非以是否反弹进行分类)。
碰撞过程中物体往往会发生形变,还会发热、发声。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碰撞过程中会有动能损失,即动能、机械能都不守恒,这类碰撞称为非弹性碰撞(inelastic collision)。碰撞后物体结合在一起,或者速度相等,看做一个整体时动能损失最大,这种碰撞叫做完全非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的过程机械能也不守恒。但是该系统的动量守恒。
在一般情况下,碰撞过程中会有动能损失,即动能不守恒,这类碰撞称为非弹性碰撞。碰撞后物体结合在一起时,动能损失最大,这种碰撞叫做完全非弹性碰撞。
在理想情况下,物体碰撞后,形变能够恢复,不发热、发声,没有动能损失,这种碰撞称为弹性碰撞(elastic collision),又称完全弹性碰撞。真正的弹性碰撞只在分子、原子以及更小的微粒之间才会出现。生活中,硬质木球或钢球发生碰撞时,动能的损失很小,可以忽略不计,通常也可以将它们的碰撞看成弹性碰撞。
物体都是由大量的原子构成的,无论是物理还是化学中都提到,原子是由核外的电子及原子核构成的,电子绕着原子核不停地运动,原子核在平衡位置附近不停地震动。当物体与物体发生碰撞后,物体会发生形变,原子与原子之间的距离就会发生变化,也就是电荷之间的相对位置会发生变化,加剧了原子的震动。
现在家庭里都有微波炉,其原理就是通过微波炉产生的微波加剧物体中的水分子的震动,当水分子的震动加强,能量也就会增大,宏观上的表现就是温度会升高。还有一个例子就是用锤子在钉钉子的时候,会发现被敲击后的钉子会发热,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也是类似的,由于钉子不断敲击,钉子会发生形变,改变原子的相对位置,从而在敲击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振动,使原子的能量增加。另外,我们知道能量是守恒的,碰撞的过程中,物体的内能是增加的,所以对应的系统的机械能就会减少,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小到颗粒,大到天体,绝大多数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