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霜坚冰至”,是在《周易》通行本卦序中,位列第二卦的《坤》卦初爻的爻辞。
“履霜”,古书常用语,履是行、踏的意思,“履霜”就是踩到了霜,表示阴气始凝,好比秋日景象。《诗经》就有“赳赳葛屦,可以履霜”的句子。坚冰,坚硬的厚冰,阴气深浓,好比冬日的景象。
意思是,“行走的路上踏到霜,不久就要结冰了。”
作为坤卦初爻,其内涵是:一要及时顺应时事的变化,不能违抗趋势,重在做好转变为顺从之道的调整;二要把握变化的方向,采取“顺从”之道的同时,要提防“不善”的萌发和发展,做到防微杜渐。
从《周易》的《坤》卦看,这句话很富有哲理。所以历来受到引用者欢迎。
《坤》卦是纯阴之卦。“坤”的意思是“顺从”,但这个纯阴卦是由下向上,一爻一爻,从全是阳爻的乾卦变来的。乾卦卦意是“健行”,如今,初爻出现了“履霜”,形势开始转为“坤”的“顺从”,变化发生了,并且会沿着这个趋势变化下去。解释《周易》的《象》指明:“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所以爻辞提醒,现在踏到了霜,不久就会踏到冰了。要及时调整姿态,改变处事态度,由刚健转为顺从,积极适应新的变化趋势。这是《周易古经》的原意。
同时,重点是从政治伦理方面去解释《周易古经》的《易传》,在其它部分,进一步提醒,面对要求“顺从”的新形势,要在改变态度的同时,也必须防止走上错误的邪路。虽然,“坤”卦是阳消阴长,阴代表了“坤”的性质,但是在一定语境中也代表着小人和消蚀,这里要详加区分的是,真正的“坤”的性质,不含阴邪,不容忍阴邪,而是具有“刚健、方正”的品德,即所谓“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这才是真正的“坤”的品性,“坤”可不是不讲原则,没有操守的一顺到底。
《易传》从事物总是渐变的,要见微知著这个方面对这句话的含义做了引申。解释《坤》卦的《文言》(《易传》的组成部分)说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 。’盖言顺也。”认为,“坚冰至”如果是善行,那就积累吧,但如果是“不善”的恶行,就要警惕了,这样的错事的发生,都是从“履霜”这种细微处开始的,要防止“坚冰至”,就要防微杜渐。这也就是说,错把“坤”卦的阴柔当做“不善”去积累,或者容忍了“不善”的萌芽,最后导致严重事态的发生,都要怪早该看出来的时候没有看出来,早该防止的时候没有防止。可以说《文言》从道德和政治教化的角度阐发了此爻的惊醒之意,就像要转弯的时候,让司机把准方向盘,千万不可转到错误的方向上去。
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的话,《文言》无疑丰富和深化了《周易古经》的内涵,这个解释是可取的。但我们应当明白,此爻的本意主要是指,应当顺应要求“顺从”的形势。许多解释《周易》的著作,解释这句话时,重点放在防微杜渐上,没有揭示其本意首先是“顺势”这个主题,就脱离了“坤”的基本精神,是不妥当的。
当然,在一般文章里面,出于这句话的字面意义和《文言》对“不善”提醒防范的影响,多数情况下用的是防患未然、防微杜渐的意思。研读《周易》者应当注意,这和完整准确地解释《坤》卦爻辞,不完全是一回事。
谢谢邀请!不过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就有一点复杂了,我尽量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述出来。
这一卦见于周易六十四卦的第二卦。所以,首先我们要明白周易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要先知道周是什么?至少我们知道周代表的是一年365天,一周七天,一个12流年,这些都是一周。在西方他代表的黄道十二宫。标准来说的话这都可以用一个圆来代替。那我们再来看坤。坤位于西南方位2宫,为夏季三个月之未月与申月共宫。 中国文化里面说,火极而寒,寒极反热。然六道轮回之火极而寒生、寒乃阴气、接申月为初秋,八月仲秋(秋霜)。而霜为露所寒结故称坚冰。又秋成故物成乃坚固,两义并讲系同一道现亦为现实,故又言“西南得朋,东北丧朋”,这也是两个极端,就同火和寒的关系一样。
有宗教体系说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是真实存在的,但和宗教里说的是不一样的。火寒湿风燥热即六道轮回,也就是太极的化生过程。
另外我们还可以观察一下颜色,我想问一下,霜,冰,雪是什么颜色?是白色的,而周易当中秋天属金,为白色。
以上解释希望大家能够满意!语音输入法可能有错别字。
“履霜坚冰至”出自易经坤卦第一爻,意思是踩到霜的时候,应该明白结冰的日子快到了。
易经是一本预测书,它预测靠的是规律,“履霜坚冰至”说的就是一种规律。它要告诉人们的是要做到防微杜渐。
脚踩霜花时,冷天就要来了,必须尽快准备过冬的棉衣,不然就要挨冻了。这规律似乎一般人都知道,也都能做到,不会像寒候鸟那样把自己冻死。但现实中的寒候鸟却大有人在。
从履霜到坚冰至,时间大约也就三个月,你不准备好棉衣,很快就会挨冻。今年挨冻了,明年就会长记性,毕竟时间不长。
另一种情况就不同了,有一句话也是讲防微杜渐的,非常经典,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种余庆和余殃的发生可能出现在下一代,下下一代,甚至很多代之后,这种被时间拉长的变化,往往被人们忽略,要做到防微杜渐就没那么容易了。
一个火炉被烧的很热,你要移动它被烫,以后你就不会再碰它。温水煮青蛙,青蛙难逃一死。
防微杜渐并不容易,“履霜坚冰至”的规律大都知道,“子杀父,臣弑君”的现象却时有发生,关键是没有切身体验,踩到“霜”了,却没有感觉,不知道它会带来“坚冰至”的后果。
要想做到防微杜渐,我们又不可能事事都体验,“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真正体验到余殃就晚了。怎么办?那就是履霜时,相信坚冰至必然到来,积善之家,余庆必然到来,积不善之家,余殃必然到来,“坚信不疑,坚决做到。”这才行。
互关互动,互利共赢!
谢邀:
“履霜坚冰至”是《周易》第二卦坤卦的初六爻的爻辞。从我个人的学习和体会有以下几个意思。
1.“履霜坚冰至”处在全卦的最下爻,用踩在薄霜上就能推测出结冰的日子快要到了,来比喻事物发展初露苗头的萌芽开始阶段就会反映未来的发展情况。
2.反映了阴阳是万物生长之本的自然规律,不是人为的能力所能改变。
3.坤卦初六爻表示阴始生于下,看见有霜虽然是一个细微的变化,但它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这一自然发展规律。
4.提示要有预见性和前知性的辩证思维方式。 正所谓“一叶知秋。”对万事万物的发展和衰退要有认识性。
5.从它的位置来看在最下端,正是小人用事的开始。小人弄权时开始看不出来感觉不到。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非一朝一夕所成。当小人得势后,盘根错节,就像冰一样形成很硬的一块就不得了了。不好的事物苗头要提早预防,如果等其成了气候就晚了。
6.按阴阳属性来分初爻为柔、为暗、为私、为小人之道。以“履霜坚冰至”来说明其中道理。启发人们对于不好的事物细微的苗头和痕迹提前预防早做打算,才能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
履霜坚冰至,具有很深刻的智慧和启发。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履霜坚冰至”的意思。
这句爻辞,在象辞、文言中,也有解释,如下所示。
(至于爻辞、象辞、文言是什么,有什么关系,还请参见鄙人在悟空的其他回答)
话说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在演讲中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就会产生微弱的气流,随即,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发连锁反应,可能在两周后的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这便是著名的“蝴蝶效应”。它意味着,一个貌似毫无关联、非常微小的开端,可能会演变成意料之外、巨大规模的结局。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也有不少和“蝴蝶效应”相类似的思想,比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风起于青萍之末、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等等。以这个角度来看,坤卦的第一爻,差不多就是在讲中国的“蝴蝶效应”。
对此,象辞的解释是,霜降之时,“阴始凝也”,阴气开始凝结,顺着这个趋势发展,自然会“至坚冰也”。
从微霜,到大地冰封,这个自然是客观规律,也就是象辞中所谓的“驯致其道”。但,假如能从微霜,预测到大地冰封,认识到其中的客观规律,这便是中华版的“蝴蝶效应”了。尤其是周易文言中的那一段阐述,其精彩程度,绝对不亚于洛伦兹的那番蝴蝶演讲,如上图所示。
文言上来就是一句大白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无需翻译,老百姓都琅琅上口,广为传颂。在这里,“善”与“不善”,就是那微微振翅的蝴蝶,累积之下,则必然形成“余庆”或者“余殃”的龙卷风。
自此之后,这类思想在中国,一直深入人心,备受推崇。比如三国刘备的遗言中,就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南宋理宗皇帝曾题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看,大家都在战战兢兢,小心的拿捏着这只蝴蝶啊!!
至于民间的说法,则更加直白。比如在中国,妇孺皆知的一句口号,“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著名的《了凡四训》,就直接引用了文言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道家文献《太上感应篇》更是言明“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把善、恶、祸、福的具体换算公式都得出来了,言之凿凿、力透纸背!
这种思考,就比单纯的“蝴蝶扇风”、“履霜冰至”,要更加的深刻了。蝴蝶效应,还是在阐述从因到果的关系,更关注是“龙卷风”这个结果。试想,要是日后不起龙卷风,谁还关心亚马逊那只蝴蝶呢?
而文言,则有了从果到因的反思,更关注的,是“所由来者”,更关切的,是如何“辩之”!
这句话大致可以这样理解:
凡夫俗子只害怕恶果报应,却意识不到,恶果起缘于恶因,平时常图一时之快,任意胡为,不知早已种下恶因,早晚得报。
又或者,如印光大师所言,“无知愚人,稍作微善,即望大福。一遇逆境,便谓作善获殃,无有因果。从兹退悔初心,反谤佛法。”
菩萨则刚好相反,平时一举一动,谨身护持、戒慎于初,既无恶因,何来恶果?又或者,即便有恶果,则知必有久远前因,既已种下,必然后果难逃,反而安然顺受,毫无畏缩,这只不过是明因识果罢了。
如此,履霜冰至的意味,才算是挖的比较彻底了吧?
每一次的评说或答问,我几乎都要重复着一句活,即:易经是讲规律的。卦辞是事物在某一状态下的规律总结,爻辞则是该规律发展延伸的意涵。过去在对坤卦卦辞的简略解释中,已经把坤卦要表达的规律讲得非常清楚了,为了解释本问“履霜坚冰至”的意思,在此再简单重复一下坤卦的规律。已成年的男子(君子)到西南方找已成年女子(坤)为配偶,找到之后(即西南得朋),便疏远了东北方以前一起相玩的少年(艮)朋友(即东北丧朋)。此即万古不替的规律,鱼和熊掌之义,得此必失彼。君子一经与西南之朋结合,其延伸的事情就是鱼水之欢,繁育后代。这个鱼水之欢,繁育后代,就是“履霜坚冰至”要表达的含义。行走在结霜的路上,遇到坚冰是自然的偶然,并非每一次走在霜上,都一定能遇上坚冰,但一旦遇上,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有一句歌词“我来自偶然……”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这种偶然是源于自然的必然性。之前我还多次说过,乾卦六爻是表达可为能动的最佳行动方式,而坤卦六爻则是表达自然力内动的最佳进程,“履霜坚冰至”正是以自然内动力的规律来表达事物进程,其中没有任何说教的成份,没有鸡汤的味道,也没有什么伦理指向,更无贵贱中偏的评判。坤卦其余各爻的描述,也尽是自然趋势之正常进程,因不在本答问范围,在此暂且不提。
专业人回答专业问题,结果可见一斑。
坤卦,初爻:履霜,坚冰至。
1、从卦序角度来说:周易乾坤易之门户,为什么第一卦是乾,而不是坤。原因有三
1)先有天然后有地,天在这里指的是宇宙空间,说明古人早就明白了地球是宇宙空间产生出来的,也说明周易超前的四维空间思维模式。(乾卦是时间变化,坤卦是空间变化。这个问题欢迎评论)
2)阴阳生长,消息盈虚。阳是事物的生长变化,阴是事物的产生根源。这是周易的自然观。从有形之物说起,再叙述有形的产生来源。充分体现了周易智慧求实务真的科学精神,绝不是从空到空的空性思维。
3)阳主动,阴主静,易经的变化之道。说明周易智慧本身具足变化规律。从变说起,符合事物变化的生生不息之道。所以说周易从乾卦开始,也是古人几千年的智慧。
2、坤卦的自然规律:如果说乾卦是事物生长发展的六个阶段,那么古人紧接着就讲述事物的形成过程,同理也是六个阶段;如果说乾卦行动的指南,那么坤卦就是成功的具体过程。正所谓“乾刚坤柔,卑高以陈”
坤卦六阶段规律:对应坤卦六爻卦辞
1)察微知著2)兢兢业业3)学以致用4)慎言笃行5)黄袍加身6)无为而治
3、履霜,坚冰至是什么意思?
履是足,也是行动,至是来到的意思,当你的脚踩到霜的时候,说明坚冰不久也会到来,告诫我们提前做好准备,充分体现了察微知著的自然智慧。同理有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等行动智慧。
对应的乾卦初爻卦辞:潜龙,无用。
正好是一个隐藏静待时机,一个提前做好准备,一阴一阳,一动一静;一个是思想,一个是行动。乾坤两卦的爻辞都是对应的关系,这里不在赘言,想知道的私信交流。
4、周易预测原理应用分析(简略)
1)坤卦先天属于老阴,处于寒冬季节,阴气最重,12消息卦对应的是阴历十月,冬季的开始。所以有履霜现象。
2)初爻变动是地雷复卦,对应阴历十一月冬至气,地面会有结冰现象。这是从坤到复的过程,也是履霜,坚冰至的自然现象。
3)为什么冬至不冷,夏至不热,为什么冬至开始数九?进入三九寒天,夏至一样,进入三伏天?希望大家分析解答。
这么专业的问题,简直就是烤焦了学易的大师。这么累的回答,此处应该有掌声????,点赞关注做评论。
“履霜坚冰至”,这句话很可能历来都解释不准确,都认为是鞋子踩到霜花了,知道冬天要来了,寓意艰难困苦在前头。事实真是如此吗?听我来说一说,看看到底要怎么解释!
大家都知道,这句话是坤卦初爻的爻辞。也都知道坤卦,写的是大地,是利牝马之贞,说的是马。
我们知道,山河大地,河流湖泊每个地方都有。前路茫茫啊,很多时候要过去就是刚好遇到河流而过不去。初爻是阳爻,坤卦呢,初爻是阴的,阴居阳位,非走不可。可是一横俩断,代表的是艰难险阻。
坤卦也说了,西南得朋,意思就是要往西南方向走。这一层意思倒是跟冬天有了一点关系了,往南迁徙过冬嘛,可是前面有河流阻碍,过不去。这是不是代表等死一条路?不是,代表绝处逢生,因为踏到霜花了,忍忍吧,河流就要结冰了,到时候就可以过去。
所以,当占卜得到这一爻象时,代表的是已经遇到麻烦了,不是未来遇到麻烦。那要怎么做呢?就是选好方向,冷静下来,静待时机,就可以度过去了。后面呢,就进入初二爻的地方了,爻辞就很不错啦,是这么说的: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关于这个“履霜坚冰至”,我还真是第一次公开解说,当给朋友们参考吧。本人命理师陈一宏,喜欢我的文章的,欢迎关注也欢迎交流。
综合评价一下吧,免得乱倒水。为何要履霜?因为有远征。为何要远征,因为利建侯。请关注“利建侯”是通行本卦爻辞,帛本写成“利律侯”。这样的小差异,今人归为笔误或通假,其实不然——《师卦》说“师出以律”《某卦》说“利建侯行师”——这样的关联是有点道理。可知履霜是师出以律的真实场景。这是一个。
第二,帛本卦名《川卦》,这或许是卦名原貌,因为太多的卦爻辞提到了“涉大川”,毫不迟疑地说,《川卦》是这个大川——黄河天堑——孟津古渡。要考证武王二渡孟津的成与撤军,必不能不察当年的气象预报。毛主席说“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周武王也许看到了且用来行师征邑邦。请关注“邑邦”,古书记载“天邑商”“大邑商”,应说的是当年的都城朝歌,而不是统称的商殷全境,就像今日北京与中国。
第三,履霜未成,是一渡孟津而撤;坚冰乃至,是二渡孟津成功。师渡盟津是利用枯水期和坚冰期的典范。最后,作个简要考证——
①履霜,志行大川,时不利几 ,君子几不如舍;坚冰,势在必行;至,胜败在此一举。
②未济,狐汔涉,濡其尾,可知狐狸如此机敏都被大河搞得落汤狐狸不像样子,大军渡河将会惨不忍睹啊。
③既济高宗伐鬼方,志在必得。
留一段坚冰,供方家作鉴。谢谢。
“履霜坚冰至”,通行《周易》“坤”卦初六爻辞。
通行《易传,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至其道,至坚冰也。
《易传说卦》解坤,乾为天,坤为地。
履,《周易》有履卦,卦序第十卦。履,鞋。引伸,脚踩着走,如履薄冰。
然而,七十年代出土马王堆帛书《周易》,坤卦为川卦,第三十三卦。川,河川,显然不能解作“地”。
川卦初六爻辞不同:“禮霜坚冰至”。
履字为“禮”字,礼貌的礼。字义显然不同。且,帛书《易传》无《象》篇,对卦辞爻辞也就没有解释“象”什么。
通行《易传,象》附于《易经》每一卦之下,根据卦符,及卦名的汉字义,“象”什么意义。而帛书《周易》卦名汉字多有不同,《易传,象》的“象”,也就什么也不象了。
《周易》之乾坤卦,是入门最重要的台阶,不知乾坤卦真正说什么的话,其它的就不用说下去了,因《周易》是一部定音不定字形的经典变化之书,而乾坤卦里面包括有上古时代曾发生过不为人知的历史重大事件的故事开始和结尾的细节内容,二是乾卦藏有数字卦游戏的玩法(预测),三是有性的话题等等,如何演绎,如“坤 初六履霜坚冰至”(阳本),“川 礼霜坚冰至”(阴本),演:初六履霜坚冰至,读过书的人比较容易理解,这里交代了气候和时间,但又应理解为:初露,女伤肩,兵至(故事情节)。初怒女,伤肩,兵(所)至。初露,女双(指乳房)坚冰至(性兴奋的表现),而阴本“礼霜…”的“礼”为“你”(当然需要国粤两语同步演绎)即:初露,你双,坚冰至。初露,你伤肩,冰至(用冰来治痛)。又:初六,礼双,兼兵至(即被兵抢了礼物),总之,凭你的知识、想象力、思维角度与分析,全方位去拓宽视野(过去现在未来的),不同人有不同的话题,但要还原《周易》的真相和原貌是比较复杂,三五天是解释不清楚的。